水清、岸绿、生活好,这是宜良县匡远街道蓬莱社区居民的关键词。近年来,蓬莱社区聚焦匡远街道“绿美宜良排头兵”主题,紧盯民生事业,深化落实河长制,配好河长“金钥匙”,开启关乎群众安全出行、水文改造、环境改善等切身利益的“幸福门”,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开展河长行政执法4次,排查并关停养殖户12户。
“清源头”滤出“乡村美”。按照“500米范围限养,100米以内禁养”相关要求,在县级河长的统筹指导下,蓬莱社区积极开展“清源头”行动,创新绘制“蓬莱社区河道沟渠水网平面布局图”,布局图内容除涵盖社区水网情况外,对沿岸的养殖点一一落图,一目了然。同时坚持“源头截污、雨污分离”原则,推进雨污分离及尾水收集工程建设,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目前,已开展河长行政执法4次、排灌渠巡查4次、河道清淤保洁6次、排查点源污染5处、排查并关停养殖户12户,“清四乱”7处;完成298户的3320亩苗圃地尾水利用设施建设,新建尾水收集处理池4处;制发《蓬莱社区苏羊村排灌渠整治方案》,协调3万元经费用于苏羊村排灌渠综合治理,推动雨污分离建设;2次与宜良监狱协调污水处理事宜,该工程目前已开工,工程竣工后可将宜良监狱污水直排污水处理厂,杜绝对社区及贾龙河的污染。
社区完成厕改487座
完成率为102%
“小厕改”彰显“大文明”。推动“厕所革命”走深走实,组建厕改小分队,全覆盖摸排辖区旱厕、户厕数量及使用情况,并重点拆除沿河湖旱厕,防止粪污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污染,实现“还河湖净水”目标。截至目前,辖区共有公厕21座、户厕1287座,使用公厕户609户,空挂户264户。针对上级476座厕改指标,社区完成厕改487座,完成率为102%。其中玻璃钢三格式化粪池改造165座,安装改造户厕165个;自建三格化粪池无害化户厕322个,251户自建三格式水冲厕补贴15.06万元,全面完成摸排整改“回头看”各项整改工作,社区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爱心企业家捐资500余万元
用于桥梁改建等
“大爱心”架起“连心桥”。蓬莱村中桥建于上世纪70年代,属老式小孔石拱桥,因年久失修,人流车流量较大,易造成交通事故,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为解决北羊街、马街等车辆安全通行和兰家营村、蓬莱村等群众平安出行问题,从源头破解中桥桥面护栏缺失、桥身狭窄、人流车流拥堵、汛期泄洪能力弱化等现实困境,在上级部门多方协调资金、项目支持下,争取蓬莱籍爱心企业家全额捐资500余万元用于桥梁改建等。目前,该工程在原中桥长50米、宽4米基础上,改建为长50米、宽8米的水泥桥,已于8月2日通车。
总投资近500万元
共安装水表箱2217个
“管线网”引来“幸福泉”。为解决社区自来水管网老化、水资源渗漏严重、群众吃水用水难等实际困难,以为下辖5个村民小组2257户8068人提供干净、安全、放心的饮用水为目标,在各级部门的积极支持下,社区主动谋划、争取供水保障工程项目,该项目总投资近500万元,通过上级补助200余万元、自筹近200万元的方式开展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该项目于2021年11月开工建设,项目涵盖自来水管道、水表、闸阀、进户材料等内容。目前,该工程已竣工并投入使用,共安装水表箱2217个,实现了辖区群众安全饮水全覆盖。
新建公厕5座
村民活动中心1个
“绿走廊”串起“娱乐圈”。围绕全县中心工作,依托贾龙河穿村而过的天然优势,在宣传引导群众爱河护河基础上,积极谋划贾龙河生态景观走廊项目,全力打造贾龙河段“水清、岸绿、景美”休闲旅游文化基地,构建集生态、观光、娱乐和休闲于一体的河岸休憩设施体系,带动乡村经济发展。该项目计划投资2000万元,涵盖沿岸5691米、25845平方米道路硬化;计划修建河道景观长廊8座、凉亭8座;环境绿化、造型美化27434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200盏;完成兰家营村500平方米休闲广场硬化和绿化,新建公厕5座、村民活动中心1个,真正践行“绿美宜良”的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