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关注 > 详情
金一南的《苦难辉煌》,曾被人认为只能卖七八千册,结果意外大火

来源顶端新闻   2023-07-31 09:10:12

#顶端造星什划#导语:

《苦难的辉煌》出版十多年,至今仍然畅销,已经累计销售300多万册。可这本书的完成,可是在海上军事演习时完成的。

那是在2006年,金一南参加中美联合海上演习,为期34天。这34天里,金一南除了完成日常授课以外,其他的时间就放在完成苦难辉煌上。然而谁能想到他们演习的军舰遇到了特大风浪,不知道多少吨海水涌进了船里。


【资料图】

当时金一南以为这本苦难辉煌就会这样白白写了,他更是曾想着让直升机来救援他的笔记本。还好后来船上众人齐心协力度过难关,幸运的是金一南的笔记本没有损坏。经历了这样惊心动魄的事故后,对于苦难辉煌的写作,金一南更加上心,他可不想让自己的心血白费。

而金一南能够完成这本著作,他的军人身份无疑给了他许多的帮助,而金一南成为军人还是因为父亲的关系。

一、父亲让金一南继续当基层兵

金一南能够写就《苦难辉煌》这本巨著,首先和他的从军经历有关。没有从军,就没有可能写出这本书来,而金一南会从军,和他的父亲脱不开关系。

金一南出生于江西,童年成长于云南昆明,后来就到了北京居住。然而他的父亲因为历史原因,成为了批斗对象直到1972年身份才被平反,这之后金一南才能放心参军。

金一南入伍第一年,就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当时的领导非常看重金一南,有把他当成重点培养对象的意愿,也就是所谓的提干。所谓出门在外报喜不报忧,这样的天大好消息自然要告诉家里人,让他们好好乐一乐。

然而他的父亲金如柏得知情况却严厉呵斥了他,表示的态度是让他在基层好好磨砺。虽然有些不情愿,但父命难违,金一南又是孝顺之人。所以他按照父亲的态度在基层好好磨砺自己,这基层兵一当就是12年。金一南后来才从父亲口中得知他对自己的良苦用心,是为了让金一南在基层去了解这个国家的真实模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军队。

二、父亲去世,金一南踏上军事理论研究道路

时间一刻不停地在往前走,终于金一南父亲金如柏在 1984年永远离开了人世,这一年的金一南刚过而立之年两年。这一年他被分配到解放军政治学院进行学习,后来被分配到学院图书馆。

浩大的图书馆,对于对知识如饥似渴的金一南来说,是最大的礼物。他在这图书馆待了11年,也就研究学习了军事理论知识11年。

本来金一南的命运可能就这样平凡下去,但1998年发生的一件事情,改变了金一南的命运。那一年美国国防大学校长到访中国,参观了国防大学。然而当时负责接待的人,连切尔克特的样子都不知道,这可是会造成严重的工作事故的。

还好当时金一南对这位美国国防大学校长很了解,他熟悉切尔克特近期的文章。他把切尔克特的重要资料整理好交给了校长,并且把图片资料一同奉上了。就是这次金一南做出的举动,让大家刮目相看。在图书馆默默工作了十几年的金一南开始被大家关注到,许多研究室邀请金一南做研究员。后来他进入国防大学的战略研究所,正式开始系统性的军事理论研究生涯。

三、意外写就苦难辉煌

正是有长时间的从军经历,才让金一南拥有了对于党史,军史的系统了解的机会。

曾经有出版社邀请金一南参与某书中,关于红军长征的撰写。当时出版社提出的要求很简单,给了他三个月的时限,写出20万字的资料就可以了。

金一南向来对待任务十分认真,他仔细查阅百万字党史,军史。当时金一南完全不会想到自己写的这部分书会独立成册,并且装订出版。三个月过去了,金一南才写了10万字,对于出版社给出的要求没有达到,金一南是抱有歉意的。

可谁能想到出版社在看了金一南的稿子后十分满意,并让他坚持原有脉络继续写下去。而这就是后来成书的《苦难辉煌》。有一段时期金一南因为做了痔疮手术坐立不便,为了赶进度他硬是要趴着对电脑写。

这个姿势写东西对于身体的劳累非常大,仅几分钟就会手酸脚痛。然而对于金一南来说,当时他心里有很大的迫切感要写完它,通俗点说就是写到兴头上了。

这本意外写就的巨著,成为了党员推荐学习书目,它从2009年开始就出版了,它至今仍然长盛不衰,如今已经畅销300多万册,是名副其实的畅销书。

四、基辛格出访中国指定要看苦难辉煌

根据金一南本人的说法,他对于读者最深的印象可能是基辛格。在2013年的时候基辛格访华曾点名要亲自阅读《苦难辉煌》。然而当时这本书可没有英译版本的,但是是有同名记录片的。

于是当时只能紧急对电视纪录片的字幕进行翻译,这才让基辛格看到了苦难辉煌。后来金一南访美,这次读者与作者再次见面,基辛格更是拿出光盘让金一南签名,《苦难辉煌》让外国的高层领导人,都是如此着迷。

《苦难辉煌》的翻译也是经历了一些趣事。当金一南得知外国对于这本书也有需求的时候,就开始找人进行翻译。一开始的方案是让外国人进行第一稿的翻译,之后再由我方进行翻译。然而当时外国人遇到了问题,因为这个书涉及了党史,其中有太多的历史人物了,首稿对于外国人翻译太具有难度了。

后来还是决定让国人先进行首稿的翻译,这样进行历史人物的翻译才不会出错,也能比较精准。#顶端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