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虎林市八五四13作业站的一片小麦试验田里,绿油油的小麦已拔节抽穗,随行的虎林市农技推广中心的技术员刘朝告诉记者,这一片小麦田有30亩,试种了四个春小麦冬种品种,其中一个“自选6号”表现突出,成功越冬,各种指标测试,不仅可达到亩产千斤,品质甚至可超越山东、河北小麦主产区。这意味着吴进堂在虎林进行了 20余年的春小麦冬种试验取得成功,这也填补了我省春小麦冬种技术领域的空白。
今年54岁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吴进堂,是黑龙江省北大荒农垦集团八五四农场有限公司融富旱田合作社理事长。2012年创立 “吴进堂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农业生产方面,他多年来开展创新攻关、技术工艺改装和技术推广等活动36项,申报技术专利4项,解决生产难题20余项,其中豆类割晒机已获得国家专利。技术成果覆盖面积超过10万亩,创造出经济效益500多万元。
我省的农作物种植中,虽然春小麦种植较其他水稻、大豆等方便省事的多,但却很少有人种植,原因是小麦种植不但没有补贴,受地理环境影响,产量、品质都不高。但如果把春小麦进行冬种,也就是在头一年的10月份播种小麦,经过了一个冬天的洗礼,生长期变长、抵抗力增强后,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就会变高。但什么样的品种、怎样的种植方式、播种的深度、株距是多少……什么样的数据才能符合在我省进行春小麦冬种?这些都没有先例经验可寻,从2003年开始,痴心创新的吴进堂开始进行春麦冬种试验,一年不行,第二年接着来,一做就是20年,试验数据都记录了10余本。
2020年,虎林市农技推广中心技术员,硕士毕业的刘朝,得知吴进堂在进行春小麦冬种的试验后,一起参与试验,今年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7月份就会收获。春麦冬种的试验成功,对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有效解决春季劳动力短缺问题,有效缓解春涝对农时的影响,还可实现秋种麦类夏种菜,一年种两季的目标,增加土地产出率。吴进堂表示,下一步会在自己合作社进行大面积种植,随着技术越来越成熟,会适时进行推广给更多感兴趣的农户,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权 责 声 明
鸡西新闻网是鸡西地区唯一具有官方发布资质的权威网络媒体,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23120190004号。本网站文字视频、图片来源均为鸡西融媒体中心旗下所属媒体的所有作品,本网合法拥有版权及有权使用。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